維護型與開發型專案規劃實作研習會

專案規劃的第一步是建立工作分解架構(WBS),與專案成員溝通專案的範圍,再進行估算,以及展開專案的時程與預算。這次的實作研習會的目的,是希望透過講解與實作演練,克服專案執行相關工作時的障礙與阻力。

而通常在組織中,維護案往往占有相當比重,甚至是影響公司獲利與否的關鍵!維護案進行規劃時需要注意哪些事情,也是我們實作研習的重點。

維護案的特性

  • 以下特性成為專案規劃時的挑戰:
  • 客戶對工作主導性高(指定完成時間、執行方式…etc.);
  • 無法主動安排工作,而大都是反應式(Reactive)的工作;
  • 無法事先安排工作量;
  • 不易作中、長期計畫;
  • 往往沒有完整(Dedicated)的資源。

WBS的特性

  • 建立高階WBS之目的為估算專案之範圍;
  • 應以產出物(Deliverables)為導向制定WBS;
  • 可依產品架構或生命週期模式組織WBS;
  • 專案初期建立之高階WBS應隨專案之演進而細化(Refine);
  • 建議至少制定三階WBS;
  • WBS應包含專案所有活動,包含開發、支援、管理等活動。

實作研習會活動安排

  • 整個Workshop時間大約為4.5個小時,進行方式如下:
  • 討論維護案應如何進行規劃;
  • 分三組進行WBS制定的實作演練,其中兩組為開發案,一組為維護案;
  • 再依據WBS展開任務與時程,並分配工作量;
  • 最後請各組建立專案預算基準(Project Baseline)。

問題與討論

演練的過程中,顧問Andy引導大家一起探討了以下問題:

  • 維護案規劃的方法以及對哪些流程有較大的影響?
  • 制定WBS的依據有哪些?如何判斷WBS是否完整?常會遺漏的工作是什麼?
  • 應該如何制定WBS Templates?
  • 不同生命週期模式的WBS會長成什麼樣子?
  • 為什麼要建立專案預算基準?
  • 影響工作量分配的因素有哪些?
  • 為什麼會需要做資源調和(Resource Reconciliation)?

心得分享

  • 參與的學員普遍認為收穫最多的是瞭解如何進行維護型專案的規劃;而從各組相互觀摩的過程中,大家可以在短時間獲得多種觀點的經驗。
  • 在建立WBS的過程中,我們觀察到各組幾乎都有將初始完成的版本,打掉修改;而透過互動與討論建立WBS,似乎與專案經理過去一人完成規劃的習慣不同。
  • 有學員在發表心得時,表示這樣的Workshop還蠻好玩的,希望透過這樣的活動設計,不僅使大家更有信心應用流程與方法,而且能增進專案的互動,促成更好的溝通成效。